國新辦就2020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08靠設計佈置發布會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c85032ce2476.70522882.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0年10月19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介紹2020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進行經濟數據例行發布。非常高興今天請來了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女士,請她為大家介紹2020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首先請劉愛華女士作介紹。

2020-10-19 10:00:37

劉愛華:

謝謝主持人,大家早上好。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的總體狀況,然后回答大家的提問。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沖擊和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包裝盒會發展,有力有效推動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供需關系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就業民生較好保障,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8123億元,同比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67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400397億元,增長0.4%。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7%。

一、農業生產形勢較好,秋糧有望再獲豐收

前三季度,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速與上半年持平;其中,三季度增長3.9%。全國夏糧早稻產量合計17010萬噸,比上年增加224萬噸。秋糧播種面積穩中有增,主要秋糧作物總體長勢較好,秋糧生產有望再獲豐收。糧食種植結構持續優化,優質稻谷與大豆播種面積進一步擴大。前三季度,牛奶產量同比增長8.1%,禽蛋產量增長5.1%;豬牛羊禽肉產量下降4.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1個百分點,其中禽肉產量增長6.5%,牛肉、羊肉、豬肉產量分別下降1.7%、1.8%、10.8%,降幅分別比上半年收窄1.7、0.7、8.3個百分點。生豬生產逐步恢復。三季度末,生豬存欄37039萬頭,同比增長20.7%;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3822萬頭,增長28.0%。

二、工業生產加快,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較快增長

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上半年為下降1.3%。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長5.8%,比二季度加快1.4個百分點。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比8月份加快1.3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增長;環比增長1.18%。前三季度,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9%;股份制企業增長1.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0.3%;私營企業增長2.1%。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5個百分點;制造業增長1.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0.8%,上半年分別為下降1.4%、0.9%。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5.9%、4.7%。從產品產量看,前三季度,載貨汽車,挖掘、鏟土運輸機械,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3.4%、20.2%、18.2%、14.7%。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7167億元,同比下降4.4%,降幅比1-7月份收窄3.7個百分點。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1.5%,比8月份上升0.5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位于臨界點之上。

三、服務業穩步復蘇,現代服務業增勢較好

前三季度,服務業實現穩步復蘇。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長4.3%,增速比二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等現代服務業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5.9%、7.0%,分別比上半年提高1.4、0.4個百分點。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2.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5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5.4%,比8月份加快1.4個百分點。1-8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5%,降幅比1-7月份收窄1.3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1.4%。9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2%,比8月份上升0.9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運輸、電信互聯網軟件、住宿餐飲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保持在60%以上。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2.2%,比8月份上升0.9個百分點。

2020-10-19 10:05:07

劉愛華:

四、市場銷售明顯改善,網上零售持續較快增長

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3324億元,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2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增長0.9%,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295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比8月份加快2.8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增長。前三季度,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36843億元,下降7.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648展場設計1億元,下降6.7%。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25226億元,下降23.9%;商品零售248098億元,下降5.1%。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通訊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7.2%、6.8%、4.5%。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80065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4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6477展覽策劃億元,增長15.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3%。

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負轉正,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持續回升

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36530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上半年為下降3.1%。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上半年為下降2.7%;制造業投資下降6.5%,降幅比上全息投影半年收窄5.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5.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7個百分點。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17073萬平方米,下降1.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6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115647億元,增長3.7%,上半年為下降5.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4.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0.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下降3.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3%,上半年為下降1.0%。民間投資243998億元,下降1.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8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9.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啟動儀式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9.3%和8.7%。高技術制造業中,醫藥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1.2%、9.3%;高技術服務業中,電子商務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0.4%、16.9%、16.8%。社會領域投資增長9.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9個百分點;其中衛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20.3%、12.7%,增速分別比上半年提高5.1、1.9個百分點。從環比看,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月增長3.37%。

2020-10-19 10:09:19

劉愛華:

六、貨物進出口由降轉升,貿易結構繼續改善

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231151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長7.5%,二季度為下降0.2%。出口127103億元,增長1.8%;進口104048億元,下降0.6%;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23054億元。9月份,進出口總額30663億元,同比增長10.0%;出口16620億元,增長8.7%;進口14043億元,增長11.6%。貿易結構繼續優化。前三季度,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0.2%,比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3.2%,上半年為下降2.3%。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0.2%,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6.1%,比上年同期提高4個百分點。

七、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3%,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3.1%,農村上漲4.1%。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7%,環比上漲0.2%。分類別看,前三季度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0.9%,衣著下降0.2%,居住下降0.3%,生活玖陽視覺用品及服務上漲0.1%,交通和通信下降3.5%,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4%,醫療保健上漲1.9%,大圖輸出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5.0%。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上漲1.2%,鮮菜上漲6.1%;豬肉價格上漲82.4%,比上半年回落21.9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上漲0.9%。

前三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經典大圖格同比下降2.0%;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2.1%,環比上漲0.1%。前三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6%;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2.3%,環比上漲0.4%。

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穩中有落,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9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9.8%。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4%,比8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8%,低于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0.6個百分點,與8月份持平。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比8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參展46.8小時。三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17952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384萬人,同比下降2.1%。

2020-10-19 10:10:19

劉愛華:

九、居民收入實際增速由負轉正,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縮小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名義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0.6%,年內首次轉正,上半年為下降1.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1元,名義增長2.8%,實際下降0.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名義增長5.8%,實際增長1.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67,比上年同期縮小0.08。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0512元,同比名義增長3.2%。

總的來看,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統籌防疫和發展成效顯著。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仍然復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多;國內疫情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不小,經濟仍處在恢復進程中,持續復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大力深化改革開放,助力企業紓困解難,著力暢通經濟循環,筑牢民生保障基礎,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2020-10-19 10:11:27

壽小麗:

謝謝愛華司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0-10-19 10:11:53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轉正,您如何評價經濟運行表現?三季度增速穩定回升,特別是9月份主要指標明顯改善,您又如何看待?謝謝。

2020-10-19 10:13:02

劉愛華:

謝謝您的提問。今年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型公仔巨大沖擊和國內外復雜嚴峻的環境,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地推動了生產生活恢復。總體上,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降轉升,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主要的特點可以從三方面來看:

第一,主要指標的增速由舞臺背板負轉正。從累計看,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上半年是下降1.6%,可以說扭轉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其中,三次產業增加值全面回升,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0.4%,全部為正值。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0.7%,全國居民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0.6%,這些主要指標的同比增速均實現了由負轉正。從當季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4.9%,比二季度加快1.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比二季度加快1.4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長4.3%,比二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還有兩項指標由負轉正,一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季增長0.9%,二季度是下降3.9%;貨物進出口總額當季增長7.5%,二季度為下降0.2%。從當月看,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連續6個月保持了正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5.4%,連續5個月正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3%,連續2個月正增長;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10%,連續4個月正增長。從這些主要指標的變動趨勢看,我國的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確實是走在了全球前列,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的活力。

第二,就業民生保障有力。今年年初,面對空前加大的就業壓力,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民生得到了切實的保障和改善。首先看就業,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898萬人,基本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調查失業率呈現了穩中有落的態勢,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4%,從年初6.2%的高位持續回落。從居民收入看,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0.6%,這個增速和前三季度經濟增長0.7%,基本同步。從物價看,物價漲勢比較溫和。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3%,其中舞臺背板9月份同比上漲1.7%。今年社會兜底保障力度尤其比較大,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養老金和離退休金同比名義增長8.7%,人均社會救濟和補助收入增長12.9%,人均政策性生活補貼收入增長11.1%,都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而且遠高于整體的居民收入增速。

第三,新動能引領作用凸顯。在疫情沖擊下,產業轉型發展的動力明顯加快,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逆勢成長,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進經濟增長方面都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玖陽視覺5.9%,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7%,增速都比上半年加快。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9.1%,加快2.8個百分點,幅度比較大。網上購物、直播帶貨這些新業態、新模式持續火熱,在線辦公、遠程問診、在線教育等新興需求非常旺盛。前三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4.3%。5G建設、軌道交通這些新基建、新消費的帶動作用也在增舞臺背板強,9月份城市軌道車輛產量同比增長超過50%,智能手表產量增長超過70%,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超過50%。總體來講,這些新經濟對整體經濟的帶動作用是非常顯著的。

總體上看,今年前三季度整體經濟確實呈現出了持續穩定恢復的態勢,但是在充分看到好轉趨勢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境外的疫情形勢仍然比較嚴峻,國際環境不穩定、不確定性仍然客觀存在,國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地區、行業、企業的恢復還不均衡,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鞏固。所以,下一步我們還是要按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筑牢民生保障基礎,助力企業紓困解難,奮力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謝謝。

2020-10-19 10:16:46

北京青年報記者:

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了對我國全年經濟增速的預期,您認為四季度我國的經濟還會加快恢復嗎?如何展望咱們全年的經濟走勢?在您看來,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主要面臨著哪些困難?謝謝。

2020-10-19 10:30:07

劉愛華:

謝謝您的提問。因為前三季度整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尤其三季度增長4.9%,大家更加關注下階段走勢會不會延續下去。從各種因素,不管是從需求、生產,還是從整個市場表現出來的信心和活力等方面來看,我們認為,今年四季度乃至全年是有道具製作基礎、有條件、有信心保持目前的態勢。

首先看需求,今年前三季度逐步回暖,從投資看,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從先行指標看,前三季度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14.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1個百分點,而且是兩位數的增長。固展場設計定資產投資本年實際到位資金增長了4.8%,與上半年持平。投資將繼續延續目前由負轉正、進一步回升態勢。從消費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從增長面來講,目前統計的18類商品類別中有14類都轉正,而且有6類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從服務端來看,在剛剛過去的十一和中秋黃金周,根據有關部門的監測,全國零售和餐飲的重點監測企業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了4.9%。大家也可以感受沈浸式體驗到,十一黃金周期間景區、電影院的煙火氣。按可比口徑計算,游客人數恢復到了去年的八成左右,收入恢復到了七成左右,恢復的態勢都是非常好的,說明現在在疫情有效防控的背景下,居民不管是對實物消費還是服務消費的需求都在恢復過程中。

第二,產業循環持續改善。今年我們在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卡點堵點上加大了力度,保障重點行業和產品的生產,總體來看,產業內部的循環是在逐步改善的。首先,產能利用率逐季提升。三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76.7%,比二季度回升了2.3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回升了3個百分點,通用設備制造業回升了1.7個百分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回升了0.5個百分點。下游產業的恢復滯后于上游產業的狀況經典大圖在最近幾個月也有所改善。9月份,規模以上消費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由上個月下降0.8%轉為增長3.2%,在連續幾個月下降之后首次出現了增長。服務業多數行業都實現了正增長,9月份,構成服務業生產指數的8個行業中有6個行業的生產指數已經實現正增長,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在兩位數以上。

第三,市場主體信心逐漸增強。今年前三季度,通過全力落實助企紓困政策,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企業獲得感明顯增強。首先是減稅降費取得積極成效,1-8月份新增減稅降費1.88萬億元,有效減輕了市場主體的負擔。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47元。企業利潤也在持續增長,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了19.1%,連續4個月正增長。8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了15.5%,也是兩位數的增長。其中高技術服務業的企業利潤增長了34.7%。從企業預期來看,9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是51.5%,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是55.9%,分別比上個月上升了0.5、0.7個百分點,這兩個指數都是連續7個月位于臨界點之上。

這三個方面對于下一階段進一步更好地發揮超大市場的韌性,激發超大市場的需求潛力是全息投影非常有利的。總體上來講,我們對全年的經濟發展是充滿信心的。謝謝。

2020-10-19 10:46:36

彭博新聞社記者:

我們在發布的數據中看到,9月份零售業數據是下降了7.2%,同時也看到實際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了0.3%。很明顯,因為收入沒有增長,零售的銷售額也不大可能迅速恢復。在這方面,政府將會采取哪些措施來推動居民收入的增長,以更好地實現現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模式,因為我們理解雙循環主要的因素就是要加大內需。

2020-10-19 10:47:50

劉愛華:

謝謝您的提問。糾正您的一個數據,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是增長0.6%,下降0.3%是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確實如您所說,從今年前三季度累計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前三季度下降7.2%。累計增速在下降,主要是因為前期疫情沖擊對消費需求的影響帶來的。近幾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已經呈現了回升的態勢,剛才也說到,9月份增長3.3%,連續2個月實現了正增長。從趨勢上來看,目前的零售可以說已經走出了疫情帶來的深度沖擊,正在處于恢復過程中。從實際表現來看,線上消費在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線下消費也處于加快恢復的態勢。剛才說到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3%,從我們的監測來看線下消費也是在恢復的過程中。比如,一些傳統的商超在前三季度銷售額增長2.9%,說明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更多人愿意走出室內,到實體商店進行消費,所以線下消費有一定的恢復。

第二個變化是實物消費在保持比較快增長的同時,服務消費也在加快恢復。9月份商品零售額增長4.1%,連續幾個月呈現正增長。服務消費方面,比如住宿廣告設計餐飲業,前期受疫情沖擊比較大的行業近幾個月也呈現恢復態勢。9月份餐飲收入下降2.9%,降幅連續幾個月都是收窄的,已經慢慢接近正常水平。

第三個特點是在基本生活消費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消費升級類產品的增長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前三季度,居家生活帶來了吃類商品的增長,包括食品、煙酒這些支出都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同時,增長更快的是消費升級類的產品,包括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和汽車,這些品類的增長在9月份都恢復到了兩位數以上。

從這幾個方面來看,整體內需恢復的勢頭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消費需求。從GDP看,最終消費支出在二季度對GDP拉動的點數是下拉2.3個百分點,到了第三 TC:08designfollow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